内容:
春花秋月,何时了?时光荏苒,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译文: 这年的时光何时能了结,往事有多少!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,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,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。 精雕细刻的栏杆、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,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。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,就像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赏析: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,在于它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,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,又抽象化。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,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——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。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,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己类似的情感。
词中“春花秋月何时了”一句,暗示词人身为阶下囚,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。小楼“东风”带来春天的信息,却反而引起作者“不堪回首”的嗟叹,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,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。
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”这两句,作者身居囚屋,听着春风,望着明月,触景生情,愁绪万千,夜不能寐。一个“又”字,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,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。
过片“雕栏玉砌应犹在”一句承上,写的是回首中故国的情景。这句与上片相呼应,全从宇宙之永恒不变一面下笔,与人生短暂、变幻无常的对比,表现出“往事”“故国”“朱颜”都已经长逝不复返的哀痛。
最后,作者以其奔放之笔用问答的形式吐露心中深长的愁恨: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,极为贴切形象,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,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,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。
李煜的愁思与故国之恋,通过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这首词,穿越时空,与我们产生了共鸣,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深沉而复杂的情感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圳艾威序养生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春花秋月何时了 》